一直以来,威海市文登区立足胶东红色资源禀赋,通过组建老兵宣讲队伍,拓展线上线下宣讲场景、活化红色宣讲载体等举措,发挥优秀退役军人作用,持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军”字力量,让他们在传播红色文化中找到“兵”的感觉,展现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优良风貌,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认可。
搞活“红色宣讲”,培塑宣讲“兵讲员”。着力提升红色宣讲队伍含“军”量,精培实炼,做强队伍,30名退役军人加入“红色文登”宣讲团、天福山红色宣讲团、文登女子民兵班等8支宣讲团,按照“一个兵、一校园、一座城”宣讲理念,将老兵宣讲与英烈事迹进校园有机结合,近年来,先后组织老兵宣讲培训班52场,开展进校园宣讲实践800余场,退役军人成为校园红色文化“传灯兵”。
拓展“红色讲堂”,办好宣讲“微课堂”。发挥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优势,畅通校社联动共建渠道、拓展红色文化宣讲阵地,利用每日放学、周末等小微时间,开设短时段、小规模、正能量的儿童红色宣讲课堂,持续放大老兵红色宣讲声音,3年来全区持续发布线上老兵宣讲“微视频”50部,组织社区“微课堂”500余场。龙山街道杏坛社区在服务站、社区广场,通过“小马扎”“小课间”,组织开展“宣讲+实践”红色文化学习活动,讲述英烈故事、表演抗战短剧,累计开展微课堂67场,成为社区亲子互动红色新形式。
探索“红色实践”,打造研学“路线图”。以红色胶东展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和文登区烈士陵园为主体,依托18处烈士纪念设施红色展馆构建红色胶东教育体系,牵手全区中小学,打造退役军人红色教育示范点,形成以退役军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红色研学路线图,累计开展中小学红色研学200余场。威海景义外国语学校连续4年与区烈士陵园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少年”主题红色研学活动,共邀请徐源森、孙惠波等10名军休干部,讲解红色印记、缅怀英烈事迹,有效激发学生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