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纪念活动 政策法规 通知公告
  • 让英雄归队,为先烈安家!临港区零散烈士墓集中迁移全部完成
  •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雄。8月1日,临港区汪疃镇零散烈士墓集中迁移保护安葬仪式在汪疃镇三家庄烈士纪念塔举行,至此,临港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全部零散烈士墓的集中迁移。威海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副县级干部张晖,区党工委委员、政法工作部部长时卫军参加活动。      此次共将27名零散烈士墓统一迁至三家庄烈士纪念塔旁,既是对英烈的尊重,也便于后人瞻仰。活动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在场全体人员目光坚定、满怀敬意,伴随着《烈士纪念日号角》,心中涌起无尽哀思。在深情的《献花曲》中,工作人员迈着整齐的步伐,小心翼翼地将花篮摆放在烈士纪念塔前,全体人员集体面向烈士纪念塔默哀。默哀结束后,大家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表达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看到爷爷的墓能迁入烈士纪念塔,内心感到非常激动,我会不断向新一代的年轻人讲述英烈精神,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英烈精神,发扬优秀革命传统。”汪疃镇地文头村郭恒兴烈士亲属郭仁成说。      英烈虽逝,精神长存。“今天的迁移安葬仪式,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英烈精神的厚重,我会将这份敬意转化为工作动力,守好烈士纪念设施,让红色阵地更加庄严,同时也用心服务好退役军人,传承英烈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汪疃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李虎阳说。      下一步,临港区将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的管护工作,确保每一处纪念场所都得到精心维护,让英烈精神生生不息。同时,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继承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发布时间:2025-08-02
  • 查看详情
  • 为烈士寻亲 我们带您“回家”
  •       近日,威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寻亲小组通过寻亲行动,为在莱西一场阻击战中牺牲的威海籍烈士姜学南找到了亲人,让英烈终归故里。      在荣成市后垛山村,寻亲小组见到了烈士姜学南的两个侄子和一个侄女。1944年,18岁的姜学南参军时,他们还没出生。尽管从未与叔叔谋面,但每当说起家里人的入伍经历,他们都无比自豪。      一个部队番号,一场战斗地点,一个模糊的籍贯记载……每一个看似微小的信息,都可能是打开“无名”之锁的钥匙。近年来,威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开展“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通过档案梳理、实地走访和DNA比对,已经累计为290名烈士寻找到名字和亲人。
  • 发布时间:2025-07-10
  • 查看详情
  • 为烈士寻亲 照亮英雄“回家”路
  •       近日,威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寻亲小组经过不懈努力,成功为两名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威海籍烈士寻亲,让长眠异乡的英雄与亲人“重逢”。     在文登区泽头镇许家埠村,当寻亲小组将孙举荣烈士安葬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的消息告知其弟弟孙举模时,81岁的老人难掩内心的激动。他拿着寻亲小组带来的照片,用放大镜看了一遍又一遍。1947年,20岁的孙举荣参军时,孙举模才2岁,大哥的离去成了整个家庭的牵挂。     烈士孙举荣弟弟孙举模说,听他父亲说大哥是快过年的时候走的,一去就没回来,他父亲母亲都睡不着,白天黑夜地想,想自己的孩子,哪能心不痛。前几年,他侄女去找过,没找着,牺牲的人太多了,不知道安葬在哪个地方,这次找着了,我心里真高兴。     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每一次寻亲都是跨越时空的致敬。威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开展“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以来,通过梳理档案、实地走访和DNA技术手段,已经累计为289名烈士寻找到名字和亲人。     威海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曲雯表示,开展烈士寻亲既是对英烈的告慰,也是对烈士亲属的尊重,更是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重要使命,威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全过程地做好服务保障,让英雄回家,让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 
  • 发布时间:2025-07-03
  • 查看详情
  • 解放军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马石山上薪火传
  •       6月,位于山东省乳山市西北的马石山,层峦叠翠,绿意葱茏。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半山腰上,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巍然矗立。站在纪念馆前举目四望,群山如海、山林静谧。1942年,日伪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八路军胶东军区5旅13团7连6班10名年轻战士,4次冲进敌人的包围圈,为了帮助群众突围,全部牺牲在马石山上……      纪念馆内,游人如织。展柜中,当年被救群众王良的回忆录,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      “他们决定帮群众突围时,并没有接到上级的命令。”纪念馆讲解员黄晓芳介绍,当年勇士们外出执行完任务返回途中路过马石山,看到群众被重重包围,毅然决定留下来帮助群众转移。      今年清明,陆军某部“马石山十勇士班”第48任班长曹世毫和战友们专程来到马石山,开展“重走勇士路”寻根行活动。      “当年战至最后,全班只剩3人。班长王殿元和两名战友抱在一起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曹世毫仔细擦拭着王殿元的墓碑,擦着擦着眼圈就红了——“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83年来,马石山十勇士与人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在一代代英雄传人的血脉里流淌——那年夏天接到抗洪抢险命令后,“马石山十勇士班”全体战士向党组织请战,冲锋在“最危险、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定期到驻地小学开展国防教育,先后资助20余名家庭困难学生……英雄的旗帜,飘扬在官兵心里,也飘扬在城市上空。      “我们致力于让英烈故事走进群众日常生活,让英雄精神融入城市血脉。”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胶东抗战的后方,马石山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乳山市以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马石山烈士陵园等为核心打造的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借助VR、AR等科技手段建设的数字展馆,吸引更多群众“云”上参观。      红色故事大家讲,英雄精神代代传——      对当地红色历史很感兴趣的大四学生倪高煜,主动承担红色宣讲任务。他告诉记者:“我要把英烈故事梳理好,讲给更多人听!”      王诗嘉是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面向当地中小学招募并培养的一名“小小讲解员”,她经常利用假期跟随宣讲团队到不同单位讲述马石山十勇士的事迹。像她这样的“小小讲解员”,乳山市有280多名。      在马石山采访,与英烈故事同样令人难忘的,还有绽放在乡亲们脸上的笑容。      又是一个周末,看着一辆辆汽车驶进自家农家乐的院子,55岁的下石硼村村民王海英笑意盈盈地招呼游客。近年来,乳山市依托马石山红色资源,打造出别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鼓励村民发展红色文化游、乡村体验游等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饮水思源。打卡红色地标,观看红色展览,聆听英烈故事……在乳山市游览体验后,游客杨文感慨地说:“来到马石山,我深深感受到军民鱼水情深。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我们更要铭记那段历史,用奋斗向先烈致敬。” 
  • 发布时间:2025-06-27
  • 查看详情
  • “山河映忠魂”山东省英烈讲解员大赛在济南成功举办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进一步提升全省英烈讲解员队伍素质和能力,省退役军人厅近期在济南市举办“山河映忠魂”山东省英烈讲解员大赛。省退役军人厅一级巡视员金刚芹出席并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              本次大赛历时一个月,分网上初选、现场比赛两个阶段。经前期各市推荐,全省70名参赛选手提交初赛视频,并从中评选30名参加现场复赛,最终15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比赛现场,选手们通过故事讲解、情景再现等形式,以铿锵有力的语言和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讲述了一个个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英烈故事,展现了英烈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延续和发展。经过激烈比拼,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
  • 发布时间:2025-06-09
  • 查看详情
  • 为烈士寻亲 让烈士“回家”
  • 威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寻亲小组,通过档案对比、实地走访,为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两名威海籍烈士寻亲,让长眠异乡的无名英雄重归“有名”。在临港区草庙子镇北郭格村,寻亲小组找到了烈士王炳秀的弟弟王炳信。1948年,19岁的王炳秀参军时王炳信才7岁。王炳秀烈士弟弟王炳信说,叔的儿子和他一起走的,哥一直没有信儿,最后叔叔儿子转业回来了,追问他,确认哥牺牲了。时隔77年,烈士终于“回家”,王炳信带着女儿王妍芝第一时间来到父母墓前,将哥哥的消息告慰于九泉之下的双亲。王炳秀烈士侄女王妍芝说,大爷是咱家的光荣,咱家的骄傲。放心就行了,找到了,现在是有名有姓的烈士。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这些烈士,也没忘记烈士家属,非常感动,到济南肯定去看看。为烈士寻亲,让英魂归根,既是对烈士的尊崇、对历史的铭记,也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威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开展“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通过梳理档案、实地走访和DNA技术手段,截至目前,已经为287名烈士寻找到亲人。
  • 发布时间:2025-04-29
  • 查看详情
  • 威海市荣成市: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七周年普法宣传活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七周年到来之际,威海市荣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荣成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过往群众细致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起草背景、指导思想、重大意义等内容,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40余人次。      2021年,荣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荣成市人民检察院签订了《关于加强协作配合 强化英烈保护、弘扬英烈精神的意见》,及时通报侵害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侵占、破坏、污损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等线索,联合处置影响较大、性质恶劣、疑难复杂的侵害英雄烈士的舆情或案件。四年来,共开展保护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纪念设施等联合检查工作30余次,通报整改问题3处,切实捍卫英烈荣光。
  • 发布时间:2025-04-22
  • 查看详情
  • 威海市文登区:推动退役军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主力军
  •      一直以来,威海市文登区立足胶东红色资源禀赋,通过组建老兵宣讲队伍,拓展线上线下宣讲场景、活化红色宣讲载体等举措,发挥优秀退役军人作用,持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军”字力量,让他们在传播红色文化中找到“兵”的感觉,展现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优良风貌,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认可。     搞活“红色宣讲”,培塑宣讲“兵讲员”。着力提升红色宣讲队伍含“军”量,精培实炼,做强队伍,30名退役军人加入“红色文登”宣讲团、天福山红色宣讲团、文登女子民兵班等8支宣讲团,按照“一个兵、一校园、一座城”宣讲理念,将老兵宣讲与英烈事迹进校园有机结合,近年来,先后组织老兵宣讲培训班52场,开展进校园宣讲实践800余场,退役军人成为校园红色文化“传灯兵”。     拓展“红色讲堂”,办好宣讲“微课堂”。发挥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优势,畅通校社联动共建渠道、拓展红色文化宣讲阵地,利用每日放学、周末等小微时间,开设短时段、小规模、正能量的儿童红色宣讲课堂,持续放大老兵红色宣讲声音,3年来全区持续发布线上老兵宣讲“微视频”50部,组织社区“微课堂”500余场。龙山街道杏坛社区在服务站、社区广场,通过“小马扎”“小课间”,组织开展“宣讲+实践”红色文化学习活动,讲述英烈故事、表演抗战短剧,累计开展微课堂67场,成为社区亲子互动红色新形式。      探索“红色实践”,打造研学“路线图”。以红色胶东展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和文登区烈士陵园为主体,依托18处烈士纪念设施红色展馆构建红色胶东教育体系,牵手全区中小学,打造退役军人红色教育示范点,形成以退役军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红色研学路线图,累计开展中小学红色研学200余场。威海景义外国语学校连续4年与区烈士陵园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少年”主题红色研学活动,共邀请徐源森、孙惠波等10名军休干部,讲解红色印记、缅怀英烈事迹,有效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 发布时间:2025-04-14
  • 查看详情
  • 威海市荣成市:开展“红领巾向英烈致敬”实践活动
  •       近日,威海市荣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组织全市29支中国少年先锋队开展“红领巾向英烈致敬”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既富有特色又注重实效的英烈褒扬纪念活动,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了解英烈事迹和革命传统,致敬英雄,在沉浸体验中增进对“先锋”深刻含义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培养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荣成市蜊江小学红领巾宣讲团来到郭永怀纪念馆,参与“缅怀革命先烈 继承革命传统”红色研学活动。寻山完小少先队员来到辖区青安屯英烈纪念馆,沉浸式体验真实记录战争时期青安屯众多先烈的革命故事。其他少年先锋队也分别以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网站“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平台参与在线祭扫家乡英烈、讲述英雄故事、烈士诗歌诵读、红色观影、祭扫烈士纪念设施等形式参与到缅怀英烈活动中,强化少先队组织凝聚力,增强历史使命感。2025年4月,荣成市29支中国少年先锋队预计1万多名少先队员将参与到“红领巾向英烈致敬”实践活动,学习英烈忠诚、担当、无畏精神,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下一步,荣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依托抗战、抗美援朝有关的烈士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丰富红色资源,深化教育传承,践行实践育人理念,引导广大少先队员铭记历史,培植红色基因,养成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优良传统,厚植家国情怀,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发布时间:2025-04-09
  • 查看详情
  • 威海市荣成市:缅怀先烈志 清明祭忠魂 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
  •       近日,威海荣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荣成革命烈士陵园庄重集会,举行“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深切缅怀牺牲的人民英雄,号召社会各界切实把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转化为爱国奉献、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岗位争先创优,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续写新时代使命担当。       4月2日,荣成革命烈士陵园松柏苍翠,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烈士亲属代表、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全体机关干部、各级道德模范代表、“身边好人”代表、退役军人代表、部分现役军人代表、志愿者代表、中小学生代表等共计140余人,手持鲜花静静矗立,共同缅怀人民英雄,寄托对烈士们的无限追思和怀念。      上午9时整,活动仪式正式开始。全场人员整齐列队,向烈士纪念碑行注目礼,伴随着《献花曲》响起,礼兵们抬着花篮,迈着深沉、凝重的礼步,缓缓行进,摆放花篮。随后,活动代表们依次前往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碑前敬献鲜花、瞻仰英烈纪念馆,深情回顾革命历史、缅怀英雄伟绩。      2025年清明节期间,荣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为主题,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广泛组织开展系列活动,积极倡导“云追思、祭英烈”网上祭英烈活动;巩固“致敬英烈 关爱烈属”专项行动成果,组织对烈士亲属走访慰问、上门巡诊等,把为烈士画像作为服务烈士亲属的重要载体,常态化开展烈士寻亲工作;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美化环境,提前组织为烈士墓敬献鲜花、擦拭墓碑、描红碑文,为英烈祭扫提供优质保障;联合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用好红色资源,各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通过开展主题团队课、主题班会、青少年思政课、红色教育润童心等富有特色、有实际效果的英烈褒扬纪念活动,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英烈事迹和革命传统,激发学习英烈、崇尚英烈、传承英烈精神的热情;丰富“五进”宣讲形式,在全社会形成以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奋斗历程,颂扬英烈精神、红色文化为主旋律的强大力量,推动营造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
  • 发布时间:2025-04-08
  • 查看详情